中国农村金融三十年改革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例

被引:28
作者
金鹏辉
机构
[1] 中国人民银行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改革; 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以我国农村信用社为线索,总结了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三十年的经验教训,分析了一些关键的改革争论,揭示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三十年逻辑,即农村金融改革是以经济需求为导向,对农村金融的认识在争论和改革中进一步深化,并提出了下一步改革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公共财政、金融支农与农村金融改革——基于贵州省及其样本县的调查分析 [J].
谢平 ;
徐忠 .
经济研究, 2006, (04) :106-114
[2]   利率政策、农村金融机构行为与农村信贷短缺 [J].
徐忠 ;
程恩江 .
金融研究, 2004, (12) :34-44
[3]   以行政资源和市场资源重塑三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J].
陆磊 .
金融研究, 2003, (06) :106-114
[4]   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山东省农村信用社问卷调查综合分析报告 [J].
王家传 ;
刘廷伟 .
金融研究, 2001, (08) :123-135
[5]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调整的绩效[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张杰, 2007
[6]  
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 上海远东出版社 , 韩俊等, 2007
[7]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刘民权, 2006
[8]  
当代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 江西人民出版社 , 张元红等著, 2002
[9]  
改革后中国农村的非正规金融部门:温州案例 .2 张军.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