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南京市高淳县的一个村为研究对象,依托新建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对该区域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组成成分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垃圾分类收集模式的运行效果和经济可行性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村人均垃圾产生量为0.4 kg/d,但随季节有一定的波动,这主要是由食品类消费的季节性变动而引起。垃圾组成以有机垃圾为主,约占55%,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所占比例分别为30.5%、14.2%和0.34%。通过认真的宣传和指导,村民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都可以做到正确分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的户均建设成本为21元,运行费用比分类收集前每户每月增加3.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