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推进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伪城镇化及其破解

被引:7
作者
张秀利 [1 ]
祝志勇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2]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伪城镇化; 居民消费; 要素城镇化; 以人为本;
D O I
10.16339/j.cnki.hdxbcjb.2015.06.016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126.1 [人民消费水平、结构];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伪城镇化是以经济为导向的生产要素的城镇化而非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从居民消费水平的角度可以考察城镇化的质量并判断城镇化的"真伪"。利用1978~2014年城镇化率和居民平均消费支出的时间序列,通过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检验后发现:居民消费与城镇化在长期中存在均衡关系;居民消费显著提高了城镇化率,但后者并未显著引起前者的提高,故两者是带动与被带动的单一关系而非相互促进的双向关系;且居民消费对城镇化率的作用存在滞后效应。这表明我国当前的城镇化已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伪城镇化特征。为此,应将要素城镇化转变为人本身的城镇化,在推进人口城市化的同时必须兼顾农业部门的发展,减少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并以收入政策为核心扩大农村居民消费。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我国城镇化对居民消费影响效应的检验与分析 [J].
潘明清 ;
高文亮 .
宏观经济研究, 2014, (01) :118-125
[3]   以城乡互动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发展分析 [J].
刘文勇 ;
杨光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3, (08) :17-23
[4]   非正规就业部门的形成机理研究:理论、实证与政策框架 [J].
闫海波 ;
陈敬良 ;
孟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08) :81-89
[5]   “半城镇化”现象及解决对策 [J].
朱孔来 ;
李俊杰 .
宏观经济管理, 2012, (09) :70-71
[6]   城市化驱动居民消费需求的机制与实证——基于效应分解视角的中国省级区域数据研究 [J].
万勇 .
财经研究, 2012, 38 (06) :124-133
[7]   发达国家城镇化形式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王学峰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1, (04) :54-60
[8]   让城镇化去伪存真——增减挂钩的推进与“伪城镇化”的预防和治理 [J].
马长发 ;
刘双良 .
中国土地, 2011, (04) :42-44
[9]   中国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消费的启动——基于地级城市分城乡的数据 [J].
蒋南平 ;
王向南 ;
朱琛 .
当代经济研究, 2011, (03) :62-67
[10]   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 [J].
王国刚 .
经济研究, 2010, 45 (12) :70-8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