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riging插值的黑河分水后中游地下水资源变化

被引:19
作者
魏智 [1 ,2 ,3 ]
金会军 [1 ]
蓝永超 [4 ]
吴锦奎 [4 ]
胡兴林 [5 ]
杨思忠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南林学院
[3] 白银市水电勘测设计院
[4] 流域水文与应用生态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5] 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局
关键词
黑河中游; 分水; 地下水埋深; 储量; Kriging插值法;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9.02.006
中图分类号
P641.8 [地下水资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水资源短缺是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临的共同难题。20世纪黑河下游地区河水注入量的持续减少,使得依赖河水补给的地下水相应减少,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恢复黑河下游生态环境,从2000年开始了黑河生态应急输水工程,实施水量的统一调度。中游地表水利用量的减少无疑会对地下水资源产生影响。根据黑河中游地下水观测数据,运用普通Kriging插值法,对分水前的20世纪90年代和分水后的2004-2005年间的地下水位和储量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游甘州区、临泽县和高台县地下水位不同程度上都在下降,其范围在1.3~2.68 m,地下水可开采储量也随之减少,估算减少总量约为8.23×10~8 m3。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分水使得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的数量减少,占总减少量的60.8%;另一方面,河水供给的减少促使中游地区转而大量开采地下水。两方面共同作用,使得中游地区地下水资源量日益短缺。
引用
收藏
页码:196 / 20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J].
胡文俊 .
干旱区地理, 2007, (06) :969-973
[2]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地下水调蓄系统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J].
邓铭江 ;
裴建生 ;
王智 ;
万金泰 ;
刘玉芸 .
干旱区地理, 2007, (05) :621-628
[3]   实施分水方案后对黑河下游地下水影响的分析 [J].
席海洋 ;
冯起 ;
司建华 .
干旱区地理, 2007, (04) :487-495
[4]   黑河分水后张掖绿洲“生态-经济”系统风险规避研究 [J].
马国霞 ;
田玉军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6, (04) :61-66
[5]   黑河调水效果评价模型 [J].
赵婉鹛 ;
唐德善 .
水电能源科学, 2005, (03) :23-25+90
[6]   近20a来黑河中游张掖盆地地下水动态变化 [J].
杨玲媛 ;
王根绪 .
冰川冻土, 2005, (02) :290-296
[7]   黑河下游分水后的植被变化初步研究 [J].
司建华冯起张小由苏永红张艳武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04) :631-640
[8]   河西黑河流域水文研究的若干进展 [J].
余钧辉 ;
张万昌 ;
朱求安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85-89
[9]   黑河调水对下游生态环境恢复效果的卫星遥感监测分析 [J].
郭铌 ;
梁芸 ;
王小平 .
中国沙漠, 2004, (06) :80-84
[10]   黑河分水计划对临泽绿洲种植业结构调整及生态稳定发展的影响——以黑河中游的临泽县平川灌区为例 [J].
李启森 ;
赵文智 .
冰川冻土, 2004, (03) :33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