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1978~2004——基于中国Panel-Data的实证分析

被引:3
作者
王展祥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当代财经杂志社
关键词
结构变化; 经济增长; 相对劳动生产率;
D O I
10.13781/j.cnki.1007-9556.2009.08.002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现有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基于私有制市场经济国家,定义良好的市场以及运行稳健的价格机制和供求规律是其共同基础。本文基于Panel-Data的实证分析,发现其研究结论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然有效,但差异也是明显的,即普遍存在的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倒"U"型曲线在中国并不成立,这说明中国结构变化滞后于经济增长。经过近30年的"增长奇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应该是避免各种形式的结构性失衡,尤其是产业结构的失衡和调整的滞后,促进增长利益的广泛分配。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现代经济研究的实践方法论 [J].
于忠江 ;
陆锦周 ;
邱国锋 .
上海经济研究, 2007, (03) :21-30
[2]   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1990~2003年 [J].
陈卫平 .
中国农村观察, 2006, (01) :18-23+38+80
[3]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J].
田国强 .
经济研究, 2005, (02) :113-125
[4]  
农业就业与产值份额非均衡递减成因及走势[J]. 王展祥.改革. 2007 (02)
[5]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高铁梅主编, 2006
[6]  
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M].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徐现祥著, 2006
[7]  
高等计量经济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李子奈,叶阿忠编著, 2000
[8]  
中国的奇迹[M].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 林毅夫等 著, 1994
[9]  
发展的型式[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美)钱纳里(Chenery,H.),(以)塞尔昆(Syrquin,M.)著, 1988
[10]  
各国的经济增长[M]. 商务印书馆 , (美)库兹涅茨(Kuznets,S.)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