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

被引:17
作者
饶毅 [1 ]
黎润红 [2 ]
张大庆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
关键词
青蒿素; 三氧化二砷; 疟疾; 白血病; 中药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 [中药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40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即使能读中文者也感冷僻的杂志和一般读者不容易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我们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概貌。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古代和近现代中文文献及医疗实践中,可能还有尚待重新发现的珍宝。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44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青蒿素——历史和现实的启示 [J].
吴毓林 .
化学进展, 2009, 21 (11) :2365-2371
[2]   青蒿素类药治疗疟疾的回顾与展望 [J].
李豫 ;
杨恒林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7, (10) :46-48
[3]   开发砒霜 [J].
张亭栋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 (01) :65-66
[4]   癌细胞诱导分化、凋亡的新途径 [J].
张亭栋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 (05) :6-7
[6]   氧化砷注射液治疗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机制研究及展望 [J].
陈国强 ;
陈赛娟 ;
王振义 ;
陈竺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 (10) :581-582
[7]   癌灵1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存活20年一例 [J].
徐敬肃 ;
段秀绵 ;
徐莹 ;
辛晓敏 ;
宋晓红 ;
张庭栋 .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7, (09) :476-476
[8]   氧化砷诱导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J].
陈国强 ;
朱军 ;
石学耕 ;
仲豪杰 ;
刘玮 ;
金小龙 ;
唐伟 ;
李秀松 ;
倪建华 ;
熊树民 ;
沈志祥 ;
马军 ;
张鹏 ;
张亭栋 ;
GClaude ;
陈赛娟 ;
陈竺 ;
王振义 .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7, (01) :26-29
[9]   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7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J].
张鹏 ;
王树叶 ;
胡龙虎 ;
施福东 ;
邱凤琴 ;
洪珞珈 ;
韩雪英 ;
杨惠芬 ;
宋颖昭 ;
刘艳平 ;
周晋 ;
金镇敬 .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6, (02) :5-7
[10]   复方青黛片为主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J].
黄世林,郭爱霞,向阳,王晓波,林慧娴,富丽 .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5, (01) :26-28+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