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指导制度:“人民群众”都关心些什么?——关于指导性案例的问与答

被引:17
作者
刘作翔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法治与人权研究所
关键词
案例指导制度; 指导性案例; 判例法; 司法解释; 案例识别; 同案同判;
D O I
10.13415/j.cnki.fxpl.2017.02.001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提出了"加强和规范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案例指导"由原来的仅为司法机关的司法改革举措上升为执政党"支持司法"的指导方针。中国的"案例指导制度"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二·五改革纲要",提出了"案例指导制度"的司法改革任务;2010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2015年4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又发布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实施细则》,对案例指导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明确规定;自2011年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一批指导性案例始,至2017年1月3日,共发布了十五批77个指导性案例。中国的案例指导制度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仍有许多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基本问题。本文以作者在中国几所大学法学院以《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最新进展及其问题》为主题演讲后教师和学生们提出的一些问题以及作者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线索,对这些问题作了整理、修订和归类。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校法学院教师和学生对案例指导制度和指导性案例的关切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最新进展及其问题 [J].
刘作翔 .
东方法学, 2015, (03) :39-46
[2]   案例指导制度的定位及相关问题 [J].
刘作翔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2 (04) :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