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人文社科学生AI素养及其培育路径——以南昌大学为例

被引:7
作者
聂云霞 [1 ]
范志伟 [2 ]
机构
[1]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2]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人文社科学生; AI素养; 数智时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数智时代是“数字技术”+“AI技术”的时代。新文科背景下,人文社科学生AI素养的培育是数智时代的内在要求,是人文社科学生顺应社会人才需求变化、紧跟学科数智化发展和促进个体自我完善的必要条件。以南昌大学为例,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归纳和梳理人文社科学生AI素养现状,深入分析问题成因,进而从顶层设计、学科调整、学生参与等维度提出具有普适性的人文社科学生AI素养培育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疫情影响下国内顶尖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变化——基于8所高校2017~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调查 [J].
冯君莲 ;
李小艳 ;
刘琼 .
大学教育科学, 2022, (06) :87-97
[2]   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文科建设——基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分析 [J].
高思超 ;
么加利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8 (05) :115-125
[3]   美国研究型大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革新路径与演进机理 [J].
胡德鑫 ;
纪璇 .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2, (04) :80-89
[4]   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协同培养研究与实践 [J].
柳婵娟 ;
邹海林 ;
王征 ;
庄慧娟 ;
臧睦君 ;
王庆军 ;
周树森 .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38 (03) :193-205
[5]   人工智能教育与研究的“以人为本”范式及启示——以斯坦福大学HAI为例 [J].
陈其晖 ;
陆维康 ;
杨劲松 .
中国高校科技, 2022, (06) :43-49
[6]   “数智”赋能档案治理现代化:话语转向、范式变革与路径构筑 [J].
金波 ;
杨鹏 .
档案学研究, 2022, (02) :4-11
[7]   基于SC-RS的我国工业电力用户价值画像模型研究 [J].
余顺坤 ;
闫泓序 ;
杜诗悦 ;
林依青 .
中国管理科学, 2022, 30 (03) :106-116
[8]   高等院校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的内容体系与发展理路 [J].
王奕俊 ;
王英美 ;
杨悠然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2, 40 (02) :26-31
[9]   用户画像技术与其在农业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J].
冯建英 ;
王博 ;
吴丹丹 ;
穆维松 ;
田东 .
农业机械学报, 2021, 52(S1) (S1) :385-395
[10]   英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牛津大学为例 [J].
谷腾飞 ;
张端鸿 .
中国高校科技, 2021, (09) :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