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冠状动脉钙化的电子束CT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12
作者
张闽光
孙兮文
沈天真
冯晓源
陈星荣
机构
[1] 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钙质沉着症,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了解电子束CT(EB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CAC)在国人中的状况;探讨其在临床冠心病诊断和预测中的价值和限度。材料与方法对经ImatronC-150型EBCT机检测CAC的718例受检者进行研究。分析CAC率和积分与年龄、性别及临床冠心病发病的关系,评价其对临床冠心病的诊断和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中男性组的CAC率为65.3%,显著高于女性组(45.5%,P<0.001);男、女组CAC率和积分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高(P<0.001);冠心病组CAC率与国外报道相仿,而CAC积分却明显低于西方人;非冠心病组的CAC率、积分均明显低于文献报道(30~39岁年龄段除外);各年龄段冠心病组的CAC率和积分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结论EBCT测定的国人CAC与文献报道的西方人有一定差别;无CAC或其积分较高对冠心病发病危险性预测的价值较大,有CAC,但其积分较低时,对冠心病的诊断和预测应结合临床确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7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