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感知规律的城市旅游形象比较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22
作者
韩凯
邹欣庆
不详
机构
[1]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
[3] 江苏南京
关键词
空间感知规律; 城市旅游形象; 比较; 长江三角洲; 吴越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根据空间感知规律,南京与同位于长江三角洲内、且均受吴越文化影响的上海、无锡、苏州和杭州均有可能产生城市旅游形象替代效应。为了分析南京城市旅游形象的独特性,将五座城市的城市旅游理念形象、视觉形象和行为形象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南京城市级别比上海低,但文化、自然遗产丰富;整体竞争力比无锡高;旅游基础不如苏州,但产品结构与体系较丰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比杭州好等。(2)旅游视觉形象优势是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3)旅游服务形象评价较高,城市居民形象各具特点等。提出了南京城市旅游形象特色的构建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312 / 3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上海拓展长江三角洲旅游圈研究 [J].
冯学钢 ;
王慧敏 ;
庄志明 ;
孙洁 .
上海经济研究, 2001, (11) :50-55
[2]   南京城市形象的定位分析 [J].
闵学勤 .
城市问题, 2001, (04) :22-25
[3]   区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苏省各地市实例分析 [J].
万绪才 ;
李刚 ;
张安 .
经济地理, 2001, (03) :355-358
[4]   南京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进程与对策 [J].
冯年华 ;
王飞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0, (04) :405-410
[5]   21世纪双江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地形象DI战略 [J].
罗文 ;
陈国生 ;
赵毅 .
经济地理, 2000, (04) :122-125
[6]   杭州城市发展特色研究 [J].
杨建军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01) :143-150
[7]   旅游形象建设与都市旅游业发展──以香港、上海为例 [J].
聂献忠 .
城市规划汇刊, 1998, (02) :59-61+44
[8]   旅游地形象研究在西方的崛起 [J].
谢飞帆 .
社会科学, 1998, (01) :70-73+77
[9]   城市特征形象系统(CIS)规划 [J].
高文杰 ;
路春艳 .
城市规划汇刊, 1996, (06) :33-37+25
[10]   神仙世界与泰山文化旅游城的形象策划(CI) [J].
陈传康,王新军 .
旅游学刊, 1996, (01) :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