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的合法性:网络粉丝社群对粉丝形象的再现与生产——以鹿晗网络粉丝社群为例

被引:23
作者
王艺璇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合法性; 粉丝; 粉丝社群; 投入; 自律;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17.06.011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本文通过对鹿晗粉丝社群相关内容的分析,意在说明粉丝社群关于粉丝形象的建构存在双重合法性标准,而这成为社会公众关于粉丝是"脑残粉"抑或"有力量青年"争论的根源。通过对内粉丝身份合法性的再现,网络粉丝社群加强了粉丝对偶像的忠诚以及对社群活动的参与;而通过对外粉丝身份合法性的生产,网络粉丝社群规范了粉丝的参与行为并试图改变粉丝形象的刻板印象。这种悖论的合法性,虽扩大了网络粉丝社群的规模和影响力,但容易导致粉丝认知混乱,造成粉丝角色冲突,影响粉丝的行为和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虚拟在场:网络粉丝社群的互动仪式链 [J].
潘曙雅 ;
张煜祺 .
国际新闻界, 2014, 36 (09) :35-46
[2]   论大众媒介对粉丝形象的建构 [J].
蔡骐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0, 17 (02) :50-56+109
[3]   粉丝、情感经济与新媒介 [J].
杨玲 .
社会科学战线, 2009, (07) :173-177
[4]  
大众文化:粉丝、盗猎者、游牧民——德塞都的大众文化审美[J]. 亨利·詹金斯,杨玲.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5]  
粉丝力量大[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张嫱, 2010
[6]  
粉丝文化读本[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陶东风, 2009
[7]  
组织社会学十讲[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周雪光著, 2003
[8]  
知识考古学[M]. 三联书店 , (法)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