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淘宝村”:走出乡村城镇化困境的可能性尝试与思考——一种城市社会学的研究视角

被引:51
作者
房冠辛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淘宝村”; 新型城镇化; 互联网+; 大众创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833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就是"化镇为市",实现"农民市民化"。而中国城镇化在既有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的特质及模式已经固化成为某种"路径依赖",这使得当下乡村的城镇化陷入以"农民主体缺位"为核心特征的困境,最终导致城镇对乡村更深层次地"规训"。基于此,本文依托浙江省青岩刘村这一典型案例,从城市社会学的视角解释了"淘宝村"的出现、演变、特征及意义。正是借助互联网经济和技术创新,"淘宝村"将乡村传统和现代因素有效融合,在赋予农民充分自主权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农业、农村、农民"的"一体配套式"现代化改造,让乡村城镇化真正能够"记得住乡愁"。"淘宝村"也因此在实践和理论的双重层面提供了创新性的启发。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1+96 +96-9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中国淘宝村.[M].阿里研究院.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2]  
田野、实证与法理.[M].陈小君; 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城市文化.[M].(美) 芒福德; 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  
旅游市场营销实论.[M].(美) 帕洛格 (Plog;S.C.) ; 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5]  
城市发展史.[M].(美)刘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著;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  
文化地理学.[M].(英)迈克·克朗(MikeCrang)著;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  
农民的终结.[M].(法)H.孟德拉斯(HenriMendras)著;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  
文化、权力与国家.[M].(美)杜赞奇(PrasenjitDuara)著;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9]  
放宽历史的视界.[M].黄仁宇著;.三联书店.2001,
[10]  
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M].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