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新经济地理、要素流动与经济政策

被引:26
作者
周加来
李刚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距; 要素流动; 新经济地理; 经济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主要表现为区域间差距的扩大,而非区域内部差距的扩大。这一现象的发生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新经济地理因素的影响下,具有区位优势的东部沿海地区吸引了中西部地区大量的生产要素进行跨区域流动,加上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使得中国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因此,中央政府应该采取有力措施,以便在全国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进而达到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 [J].
金煜 ;
陈钊 ;
陆铭 .
经济研究, 2006, (04) :79-89
[2]   我国的区域间资本流动及其结构性变迁 [J].
高全胜 .
统计与信息论坛 , 2004, (03) :64-67
[3]   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J].
沈坤荣 ;
马俊 .
经济研究, 2002, (01) :33-39+94
[4]  
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差异[M]. 新华出版社 , 谢燮,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