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生态补偿的法律思考

被引:16
作者
才惠莲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
跨流域调水; 水权; 生态补偿;
D O I
10.16493/j.cnki.42-1627/c.2009.04.004
中图分类号
D922.66 [水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我国跨流域调水的生态补偿,应将水权补偿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积极通过市场手段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水权生态补偿的核心是水价构成,水权转让费中应该包括生态补偿的费用。围绕我国传统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变革,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从水权生态补偿的法律地位、水权生态补偿的原则、水权生态补偿的主体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生态补偿的立法设想。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生态补偿的理论蕴涵与制度安排 [J].
史玉成 .
法学家, 2008, (04) :94-100+139
[3]   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 [J].
赵春光 .
法学论坛, 2008, (04) :90-96
[4]   关于生态补偿涵义的探讨 [J].
郭峰 .
环境保护, 2008, (10) :18-20
[5]   流域生态补偿的国际比较 [J].
靳乐山 ;
甄鸣涛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 (02) :185-188
[6]   跨流域调水工程水价研究 [J].
李梅 ;
张济世 ;
刘玉龙 .
人民黄河, 2008, (02) :11-12+14
[7]   环京津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创新 [J].
焦跃辉 ;
李婕 .
经济论坛, 2008, (04) :11-12
[8]   跨流域调水经济补偿机制初探 [J].
冉笃奎 ;
李敏 ;
肖博 ;
解建仓 .
人民长江, 2008, (03) :28-30+111
[9]   关于完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若干问题的研究 [J].
朱静 ;
万新南 ;
江玲龙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 (12) :158-161
[10]   黄河水权转换中的补偿机制研究附视频 [J].
何宏谋 ;
薛建国 ;
邢芳 .
中国水利, 2007, (19) :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