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框架下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权衡及选择

被引:7
作者
王兆旭
机构
[1]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
关键词
宏观审慎管理; 货币政策; 金融稳定; 差别化金融调控;
D O 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11.07.013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8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1201 ;
摘要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要求中央银行必须在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之间进行权衡。本文借助Willem(2010)提出的信号模型,引入中央银行政策偏好,构建了一个包含货币稳定目标和金融稳定目标的央行损失函数,并对我国的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表明,如果中央银行在关注价格稳定的同时兼顾金融稳定目标,采取有效的宏观审慎政策,则会明显减小损失函数。而中央银行如果要在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之间实现均衡,就必须在关注总量调控的同时,对关键环节和领域采取更为直接的差别化金融调控。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2+16 +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从“一致”走向“不一致” [J].
刘胜会 .
金融与经济, 2011, (03) :4-8
[2]   关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逆周期政策的探讨 [J].
李文泓 .
金融研究, 2009, (07) :7-24
[3]   试析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 [J].
曾康霖 .
金融发展研究, 2008, (02) :3-7
[4]  
"What can(macro)-prudential policy do to support monetary policy?". Borio,C,Shim I. BIS WorkingPapers,No.242 . 2007
[5]  
Procyclicality of financial system and financial stability:issues and policy options in Marrying and macro - and micro -prudential dimensions of financial stability. Claudio Borio,Craig Furfine,Philip Lowe. BIS(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Working Papers No.1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