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水平对生产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劳动力技能结构的中介作用

被引:9
作者
韩自然
刘明宇
芮明杰
机构
[1]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信息化水平; 生产率; 劳动力技能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1 [劳动力];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构建了关于信息化水平、劳动力技能结构以及生产率的理论框架,探讨了信息化水平对生产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劳动力技能结构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并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理论框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信息化水平对生产率同时具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信息化水平对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呈现出动态的阶段性特征,两者之间存在U形关系,信息技术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只有在信息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显现;信息化水平对生产率的间接影响通过劳动力技能结构的中介作用来实现: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对低技能劳动者有明显的挤出效应,并带来了中、高技能劳动力需求上升,导致劳动力技能结构升级,从而促进劳动生产率以及资本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技能结构在信息化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要使信息化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匹配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劳动者需要进行持续学习与提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信息技术应用与劳动力市场极化 [J].
杨飞 .
财经理论研究, 2016, (05) :68-76
[2]   我国信息技术投资影响因素研究 [J].
张之光 ;
吕祥 ;
于睿 .
生产力研究, 2016, (05) :61-64+96
[3]   劳动力技能结构与技术进步引致的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 [J].
魏玮 ;
郝威亚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 36 (11) :33-39
[4]   信息技术应用、企业组织变革与劳动力技能需求变化 [J].
宁光杰 ;
林子亮 .
经济研究, 2014, 49 (08) :79-92
[5]   研发投入门槛、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创新能力——基于门槛效应的检验 [J].
罗军 ;
陈建国 .
国际贸易问题, 2014, (08) :135-146
[6]   国家层面信息技术价值及“生产率悖论”研究 [J].
张之光 ;
蔡建峰 .
科研管理, 2013, 34 (07) :154-160
[7]   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与经济增长 [J].
刘兰 ;
肖利平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 (24) :32-35
[8]   中国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及工资差距的影响 [J].
杨蕙馨 ;
李春梅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1) :51-63
[9]   中国信息化发展进程及其时空格局分析 [J].
宋周莺 ;
刘卫东 .
地理科学, 2013, 33 (03) :257-265
[10]   技术创新、劳动力就业与产业模式选择:假说、框架和检验 [J].
方建国 .
技术经济, 2012, 31 (08) :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