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物空间特征的北京市城市空间结构及其机制分析

被引:12
作者
张小虎 [1 ,2 ]
张珣 [1 ,2 ]
钟耳顺 [1 ]
王少华 [1 ,2 ]
张济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
关键词
北京; 城市; 空间结构; 建筑物; 机制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定量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特征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基于建筑物空间结构特征的分析,研究北京市城市结构特征及变化规律。根据建筑物空间结构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城市结构的"向量"模型,利用行政区划、同心圆区划和扇形区划三种不同分区数据分别分析北京城市建设中心、城市建设方向和城市建设强度。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能够很好的刻画出北京市城市结构的空间形态及其变化规律:①北京市城市建设由于城市功能扩散及积聚作用的影响呈现内城向外城扩张建设、外城向内城积聚建设的单方向推进发展特征;②由于重大事件的影响,单方向推进会变化方向发生调头发展或者多次迂回发展,形成北京市城市结构的多重形态;③北京城市蔓延区的产生原因不仅仅是城市功能的扩张,也是由于外延区县城市功能向城市中心集聚造成的;④北京城市空中扩展是伴随着城市平面扩张同时进行的,并且其空中扩展的地带也在向城市外延发展;⑤北京的"双轴"结构已经确立,然而"东西轴"比"南北轴"要更为成熟。同时,北京市城市发展在方向上的差异正在减弱,呈现均衡的发展态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055 / 206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1932年以来北京主城区土地利用空间扩张特征与机制分析 [J].
匡文慧 ;
邵全琴 ;
刘纪远 ;
孙朝阳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11 (04) :428-435
[2]   北京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研究 [J].
陈鹭 ;
王淑芬 .
城市问题, 2008, (06) :35-38
[3]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集聚与扩散 [J].
叶玉瑶 ;
张虹鸥 .
经济地理, 2007, (05) :773-776
[4]   长沙城市土地扩张特征及影响因素 [J].
周国华 ;
贺艳华 .
地理学报, 2006, (11) :1171-1180
[5]   北京城市形态的分形集聚特征及其实践意义 [J].
姜世国 ;
周一星 .
地理研究, 2006, (02) :204-212+369
[6]   城市演化的多主体(multi-agent)模型研究 [J].
薛领 ;
杨开忠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3, (12) :1-9+17
[7]   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1982-2000) [J].
冯健 ;
周一星 .
地理研究, 2003, (04) :465-483
[8]   近百年来北京城市空间扩展与城乡过渡带演变 [J].
方修琦 ;
章文波 ;
张兰生 ;
罗海江 ;
李志尧 .
城市规划, 2002, (04) :56-60
[9]   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分析 [J].
王铮 ;
邓悦 ;
宋秀坤 ;
吴兵 .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04) :331-340
[10]   北京近百年城市用地变化与相关社会人文因素简论 [J].
鲁奇 ;
战金艳 ;
任国柱 .
地理研究, 2001, (06) :688-69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