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东道国要素禀赋、制度环境对中国对外经贸合作方式及区位选择的影响

被引:40
作者
尹美群
盛磊
吴博
机构
[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商学院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对外经贸; 要素禀赋; 制度环境; 区位选择;
D O I
10.13516/j.cnki.wes.2019.01.007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文章基于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和贸易要素禀赋论,实证研究了2010~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方式及区位选择与东道国要素禀赋和制度环境的关系。在考虑时间和地区固定效应后,研究结果显示,东道国技术要素禀赋与各种经贸合作方式都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自然资源禀赋则对各种经贸合作方式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劳动力禀赋会显著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而在制度环境方面,对外商限制程度越低、产权法制保护越宽松、政府腐败程度越高的地区对要素禀赋和经贸合作方式越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2+136 +136-13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与出口贸易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 [J].
吕荣杰 ;
张冰冰 ;
张义明 .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8, (04) :46-57
[2]   制度距离、相邻效应与双边贸易——基于“一带一路”国家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J].
许家云 ;
周绍杰 ;
胡鞍钢 .
财经研究, 2017, 43 (01) :75-85
[3]   双边政治关系、东道国制度风险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J].
潘镇 ;
金中坤 .
财贸经济, 2015, (06) :85-97
[4]   中国与西亚地区贸易合作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以“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 [J].
韩永辉 ;
罗晓斐 ;
邹建华 .
世界经济研究, 2015, (03) :89-98+129
[5]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属地化策略研究 [J].
陈勇强 ;
卓瑞 ;
王秀芹 .
中国软科学, 2014, (12) :104-111
[6]   制度距离、要素禀赋与我国OFDI区位选择偏好——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 [J].
杜江 ;
宋跃刚 .
世界经济研究, 2014, (12) :47-52+85
[7]   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国内企业创新能力——基于我国分价值链数据的检验 [J].
董有德 ;
孟醒 .
国际贸易问题, 2014, (09) :120-129
[8]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投资区位的决定因素——基于“亚非拉”国家的经验研究 [J].
王文治 ;
扈涛 .
世界经济研究, 2014, (07) :67-73+89
[9]   企业微观特征、东道国因素与中国OFDI模式选择 [J].
周经 ;
蔡冬青 .
国际贸易问题, 2014, (02) :124-134
[10]   国家特定优势下的中国OFDI区位选择偏好——基于企业投资动机和能力的实证检验 [J].
肖文 ;
周君芝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44 (01) :18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