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协商民主运转起来:技术如何可能——对“开放空间会议技术”及其实践的理解

被引:37
作者
袁方成
张翔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开放空间会议; 技术民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21.5 [公民权利与义务];
学科分类号
030202 ;
摘要
协商民主是当前政府、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学界总体上侧重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译述和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等高层制度化协商的探究,缺乏对协商过程具体技术运用的关注。在实践层面,原本鲜活热闹的基层协商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而面临有热情而思路不清、有目标而路径不明、有想法而办法不多的窘境。本文引入"Open Space Technology"(开放空间会议技术)这一现代治理技术,全面分析该技术的基本流程和要素原则,并在北京市东城区菊儿胡同社区个案与浙江温岭市民主恳谈会、广东南塘试验的比较中,发掘其在促进公民的参与度、确保参与的平等性、实现需求的可诉性以及协商共识的可达性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从而思考和讨论当下现代治理技术推动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实践贡献和价值定位,以及未来发展的远景预期。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71+127 +127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中的公共决策问题研究.[D].聂鑫.吉林大学.2009, 08
[2]  
技术的民主控制.[D].张慧敏.东北大学.2005, 07
[3]   Democratization in long perspective revisited [J].
Modelski, G ;
Perry, G .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02, 69 (04) :359-376
[4]  
武汉全面推行“四民工作法”.[N].陈革鸿;.中国组织人事报.2013,
[5]  
“五民工作法”助尤溪建“美丽乡村”.[N].张德遴;.三明日报.2013,
[6]  
解读“四议两公开”工作法.[N]..河南日报.2009,
[7]  
协商民主的技术.[M].谈火生;霍伟岸;何包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8]  
弱者的武器.[M].(美) 斯科特 (Scott;J.C.) ; 著.译林出版社.2011,
[9]  
审议民主.[M].谈火生等; 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0]  
民主与陀螺.[M].俞可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