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57
作者
赵丽
付梅臣
张建军
郑新奇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集约度评价; 驱动力; 武安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对其进行科学评价也成为焦点。通过对武安市乡镇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的调查,构建了适合乡镇土地集约度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定法对乡镇土地集约度进行了评价,将武安市乡镇土地利用划分为4个集约等级。为了增强某些重要评价因素的显著性,提出了方差分析无量纲化算法,同时通过土地集约的相关性分析,找出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因素,分析了主要驱动因素的作用规律,并提出调整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和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基于RS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D].李志伟.河北农业大学.2006, 09
[2]   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方法探讨 [J].
郭爱请 ;
葛京凤 .
资源科学, 2006, (04) :65-70
[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黎一畅 ;
周寅康 ;
吴林 ;
金晓斌 ;
王丽萍 ;
胡静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309-315
[4]   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和机制分析 [J].
王永慧 ;
严金明 ;
张丽 .
中国土地, 2006, (05) :37-39
[5]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J].
邵晓梅 ;
刘庆 ;
张衍毓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2) :85-95
[6]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与土地集约利用——江苏省农村居民点整理现状及思考 [J].
宋均梅 ;
陈利根 .
农村经济, 2006, (03) :26-29
[7]   土地集约利用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J].
李翅 .
城市规划学刊, 2006, (01) :49-55
[8]   基于层次分析的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翟文侠 ;
黄贤金 ;
张强 ;
钟太洋 ;
马其芳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96-102
[9]   大城市周边卫星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以黑龙江省阿城市为例 [J].
宋戈 ;
王兰霞 ;
方斌 ;
王杨 .
经济地理, 2005, (06) :887-890+919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述评 [J].
毛蒋兴 ;
闫小培 ;
王爱民 ;
李响 ;
钱紫华 ;
不详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5, (02) :48-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