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跨区域转移的总体特征与趋势

被引:15
作者
刘红光 [1 ,2 ]
李浩华 [3 ]
王云平 [4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
[3]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区域间投入产出表; 隐性产业转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在总结我国产业跨区域转移历史过程的基础上,从广义的产业转移内涵出发,借鉴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2007—2012年省区间的产业转移。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速度正在加快,主要以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为主,西部地区虽然承接了大量的资源开采型产业,但其投资的加快也引起了中东部地区相关制造业的增长,即间接隐性产业转出。未来,具有资源指向性的产业、劳动密集型和低端加工制造环节以及部分钢铁、石化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将会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具有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或生产环节将会进一步在东部地区集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2007年30省区市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编制的理论与实践.[M].刘卫东; 陈杰; 唐志鹏; 刘红光; 韩丹; 李方一; 著.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   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特征、机理与模式研究 [J].
刘红光 ;
王云平 ;
季璐 .
经济地理, 2014, 34 (01) :102-107
[3]   区域产业集聚度演变及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启示——以河南省为例 [J].
安士伟 ;
刘珂 ;
万三敏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3, (04) :54-58
[4]   产业区域梯度转移及行业选择 [J].
龚晓菊 ;
刘祥东 .
产业经济研究, 2012, (04) :89-94
[5]   国内价值链构建下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特点与趋势研究 [J].
赵西三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 31 (02) :161-164
[6]   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 [J].
刘红光 ;
刘卫东 ;
刘志高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6) :79-88
[7]  
产业转移与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研究.[J].张公嵬;梁琦;.产业经济评论.2010, 03
[8]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 [J].
冯根福 ;
刘志勇 ;
蒋文定 .
当代经济科学, 2010, 32 (02) :1-10+124
[9]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 [J].
陈刚 ;
刘珊珊 .
当代财经, 2006, (10) :91-96
[10]   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研究 [J].
赵张耀 ;
汪斌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0)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