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环境演变与中国北方的荒漠化

被引:27
作者
林年丰
汤洁
机构
[1]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长春,吉林长春
关键词
第四纪; 环境演变;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荒漠化类型;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3.02.014
中图分类号
X141 [环境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从第四纪环境演变的观点出发 ,研究中国北方荒漠化的正逆演变过程。在末次冰期极盛期(18~ 15kaB .P .) ,气候恶劣、干冷 ,沙漠、黄土面积扩大。全新世 (11kaB .P .)以来气候开始转暖 ,9~5kaB .P .为全新世的高温、高湿期 ,温带森林植被几乎取代了北方地区的干旱荒漠和干旱半干旱草原 ,在沙层和黄土地层中发育了多层古土壤。中全新世 (5~ 2 .5kaB .P .)以来气候向干冷方向转变 ,但仍有古土壤发育 ,自然和人文因素促使荒漠化的正逆演化。晚全新世 (2 .5kaB .P .- )气候向干冷方向转变 ,直到 2 0世纪下半叶全球变暖 ,加速了全球性荒漠化的发展。指出荒漠化问题的复杂性 ,对荒漠化的概念进行了讨论 ,并将我国主要的荒漠化分为 4大类型 ,即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碱荒漠化与石漠化 ,还划分了 10个亚类。提出了有关的结论和研究荒漠化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9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全球变化科学进展与未来趋势 [J].
叶笃正 ;
符淙斌 ;
董文杰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4) :467-469
[2]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环境演变与荒漠化的成因 [J].
林年丰 ;
汤洁 .
地理科学, 2001, (01) :24-29
[3]   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重建的基本模式及其环境效益 [J].
梅再美 ;
熊康宁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9-17
[4]   全球变化的集成研究 [J].
葛全胜 ;
陈泮勤 ;
张雪芹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4) :461-466
[5]   东北平原第四纪环境演化与荒漠化问题 [J].
林年丰 ;
汤洁 ;
卞建民 ;
杨建强 .
第四纪研究, 1999, (05) :448-455
[6]   全球变化研究十年新进展 [J].
张志强 ;
孙成权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05) :464-477
[7]   第四纪地质环境的人工再造作用与土地荒漠化 [J].
林年丰 .
第四纪研究, 1998, (02) :128-135
[8]   中国东部沙区的荒漠化过程与起因 [J].
孙继敏 ;
丁仲礼 .
第四纪研究, 1998, (02) :156-164
[9]   全球变化与荒漠化 [J].
朱震达 .
地学前缘, 1997, (Z1) :217-223
[10]   末次间冰期以来沙漠-黄土边界带的环境演变 [J].
孙继敏,丁仲礼,刘东生,袁宝印,刘嘉麟 .
第四纪研究, 1995, (02) :1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