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碳排放权可调分配机制设计与分析

被引:27
作者
曾鸣
马向春
杨玲玲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交易; 低碳经济; 排放权; 可调分配; 成本最小化;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0.05.039
中图分类号
F426.61 [];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405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过度消耗化石燃料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碳排放交易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碳排放权的合理有效分配又是碳排放交易成功实现减排的关键步骤。在引入传统碳排放权分配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力行业的市场特点,提出了一种碳排放权可调分配机制,将一次性排放权分配划分为若干阶段,并通过模型分析得出可调分配机制的最优设计。该分配机制细化了排放权的分配,使当市场存在市场力时也能以最小成本实现减排。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电网低碳效益评估模型及其应用 [J].
康重庆 ;
周天睿 ;
陈启鑫 ;
葛俊 .
电网技术, 2009, 33 (17) :1-7
[2]   低碳电力技术的研究展望 [J].
康重庆 ;
陈启鑫 ;
夏清 .
电网技术, 2009, 33 (02) :1-7
[3]   国际法视角:京都碳排放交易机制下我国的应对之策 [J].
蒲益婳 .
法制与社会, 2008, (29) :264-264
[4]   碳排放与发展权益 [J].
潘家华 ;
郑艳 .
世界环境, 2008, (04) :58-63
[5]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 [J].
付允 ;
马永欢 ;
刘怡君 ;
牛文元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14-19
[6]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的经济影响分析 [J].
饶蕾 ;
曾骋 .
环境保护, 2008, (06) :77-79
[7]   全球未来碳排放权“两个趋同”的分配方法 [J].
陈文颖 ;
吴宗鑫 ;
何建坤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850-853+857
[8]   碳排放权交易在中国的研究进展 [J].
刘伟平 ;
戴永务 .
林业经济问题, 2004, (04) :193-197
[9]   Paths to a low-carbon economy - the Masdar example [J].
Nader, Sam .
GREENHOUSE GAS CONTROL TECHNOLOGIES 9, 2009, 1 (01) :3951-3958
[10]  
Development of an inventory and temporal allocation profiles of emissions from power plants and industrial facilities in Thailand[J] . Thi Bich Thao Pham,Kasemsan Manomaiphiboon,Chatchawan Vongmahadlek.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20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