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资源型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15
作者
王文刚
宋玉祥
丁四保
庞笑笑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资源型区域; 尺度; 林业资源型城镇; 过渡时期;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1.03.011
中图分类号
F326.2 [林业];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目前国内对于资源型区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再生型(能源矿产)资源型城镇层面上,对可再生型资源型城镇(特别是小城镇)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文章从资源型区域问题的发生尺度、资源型区域的脆弱性、国家资源型区域政策效力等方面探讨了资源型区域研究中尺度下降的必要性。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探讨,认为林业资源型城镇的发展问题具有"过渡时期"性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度过"过渡时期"。从林业资源型城镇之间的差异性出发,提出了林业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若干路径,认为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是林业资源型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模式,产业转型或保育基地模式适于具有特定条件的林业资源型城镇。
引用
收藏
页码:414 / 4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区域金融资源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J].
刘亦文 ;
胡宗义 .
经济地理, 2010, 30 (04) :624-628
[2]   浅议生态林业城镇建设 [J].
王天禹 ;
尹鸿玉 .
林业科技情报, 2008, 40 (04) :66-67
[3]   黑龙江国有林区贫困的现状、原因及其对策 [J].
刘丽萍 .
科技与管理, 2008, (06) :10-12
[4]   林区中心镇资源枯竭原因与林业再生措施 [J].
王创增 .
民营科技, 2008, (09) :95-95
[5]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贫困问题研究 [J].
张於倩 ;
冯月琦 ;
李尔彬 .
林业经济问题, 2008, (04) :310-313
[6]   资源枯竭型城镇困境凸现、贫困加剧成因的思考 [J].
杨伦超 .
生态经济, 2006, (12) :127-130
[7]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困境与中央政府的作为 [J].
丁四保 ;
孙淼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 (05) :1-5
[8]   20世纪以来东北城市的发展及其历史作用 [J].
宋玉祥 ;
陈群元 .
地理研究, 2005, (01) :89-97
[9]   地理尺度转换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 [J].
李双成 ;
蔡运龙 .
地理研究, 2005, (01) :11-18
[10]   实施天保工程对国有林区林业企业的影响分析 [J].
陈文汇 ;
刘俊昌 ;
郑振华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4) :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