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小农:动机与行为

被引:84
作者
邓大才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关键词
社会化小农; 货币收入最大化; 货币伦理; 货币支出约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小农行为与动机的研究已经延续了数百年,根据研究的侧重点,研究的前提条件,解决小农问题的途径不相同,可以分成若干理论流派。文章根据小农行为与动机将小农理论分成四大学派,即生存小农、弱势小农、效用小农、理性小农。四大小农理论可以解释特定研究对象、特定时期的小农行为与动机,但是无法解释中国农村改革以后,生存问题基本解决,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农户,即社会化小农的动机与行为。社会化小农有其独立性和特殊性,基于货币压力,崇尚“货币伦理”,追求货币收入最大化。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美)黄宗智著;.中华书局.2000,
[2]  
农民经济组织.[M].(俄)А.恰亚诺夫(А.Чаянов)著;萧正洪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3]  
改造传统农业.[M].(美)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著;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1987,
[4]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美)黄宗智著;.中华书局.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