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土政策”:环境法失灵的一个解释

被引:4
作者
耿言虎 [1 ]
陈涛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2]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环境法律失灵; 环保“土政策”; 非预期后果; 次生焦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6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环保"土政策"是我国环境法律失灵的重要原因。按照类型可以分为象征性环保"土政策"、选择性环保"土政策"、替换性环保"土政策"、附加性环保"土政策"。环保"土政策"产生了严重的非预期后果。环保"土政策"表现出隐蔽化、"合法化"、补丁化的演变特征。完善政府环境问责制、建立环境保护"倒逼机制"、推进环境公众参与是治理环保"土政策"的有效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90 +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论我国政府环境问责制的完善 [J].
康建辉 ;
李秦蕾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0, 35 (04) :62-65
[2]   “稻草人化”与“去稻草人化”——中国地方环保部门角色式微及其矫正策略 [J].
陈涛 ;
左茜 .
中州学刊, 2010, (04) :110-114
[3]   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 [J].
王汉生 ;
王一鸽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2) :61-92+244
[4]   论人水和谐 [J].
陈阿江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10 (04) :19-24+94
[5]   文本规范与实践规范的分离——太湖流域工业污染的一个解释框架 [J].
陈阿江 .
学海, 2008, (04) :52-59
[6]   中国民间社会的理:对地方政府的非正式约束——一个法与理冲突的案例及其一般意义 [J].
曹正汉 ;
史晋川 .
社会学研究, 2008, (03) :92-121+244
[7]   击碎环保土政策 [J].
李德超 .
记者观察(下半月), 2007, (08) :10-17
[8]   政策失败的执行主体因素考量 [J].
刘伟忠 .
社会科学家, 2006, (05) :80-84
[9]   防止和克服执法中保护主义的思考 [J].
张义忠 .
社会科学家, 2003, (03) :65-69
[10]   “土政策”的功能分析——从普遍主义到特殊主义 [J].
翟学伟 .
社会学研究, 1997, (03) :9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