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财政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思路

被引:22
作者
裴育
机构
[1] 南京审计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财政分配体制; 显性财政风险; 财政风险预警系统; 外债偿债率; 财政支出; 岁出; 财政收支; 税收弹性; 制度外收入; 财政债务依存度; 公债依存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 [中国财政];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正> 一、构建财政风险预警系统指标体系 财政风险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直接显性的财政风险、直接隐性的财政风险、或然显性财政风险和或然隐性财政风险,它们都涵盖在同一个财政风险矩阵当中。现阶段要建立完善的财政风险预警系统是不现实的。我们不妨可以先建立直接显性财政风险的预警系统,运行并完善它;对于其他三种财政风险来说,应该在预算中列出,作为潜在的风险参考。因此,我们有条件地建立财政风险预警系统还是可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国债政策可持续性及财政风险度量 [J].
刘立峰 .
宏观经济研究, 2001, (08) :42-45
[2]   财政风险层次论 [J].
唐龙生 .
财经问题研究, 2001, (02) :38-41
[3]   国债适度规模与我国国债的现实规模 [J].
贾康 ;
赵全厚 .
经济研究, 2000, (10) :46-54
[4]   财政风险的公共性 [J].
吕伟 .
四川财政, 2000, (07) :4-6
[5]   论我国财政风险及防范 [J].
何菊芳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0, (01) :98-100
[6]   论公共风险 [J].
刘尚希 .
财政研究, 1999, (09) :12-19+54
[7]   转轨时期的财政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 [J].
梁红梅 .
财政研究, 1999, (03) :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