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衡量与“社会需求”——诉讼过程的动态分析之一

被引:24
作者
胡玉鸿
机构
[1] 苏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江苏苏州
关键词
利益衡量; 社会需求; 公众舆论; 社会价值观念; 社会效果;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1.03.007
中图分类号
D915.1 [诉讼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030609 ;
摘要
利益衡量是诉讼过程的必然环节 ,然而 ,利益衡量又必须有相对客观的标准 ,“社会需求”即为其中之一。文章通过对“公众舆论”、社会价值观念”、“社会效果”三个基本范畴的分析 ,将“社会需求”的内容与尺度进行具体化 ,并试图通过这种理论性的分析 ,研究诉讼过程的实际动态运作。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计算机信息网络立法若干问题研究 [J].
吴弘 ;
陈芳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0, (01) :17-26
[2]  
原则与妥协.[M].王希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  
法理学.[M].周永坤著;.法律出版社.2000,
[4]  
福利国家与接近正义.[M].(意)莫诺·卡佩莱蒂(MauroCappelletti)编;刘俊祥主译;.法律出版社.2000,
[5]  
西方宪政体系.[M].张千帆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6]  
乌合之众.[M].(法)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LeBon)著;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7]  
《世界人权宣言》:努力实现的共同标准.[M].(瑞典)格德门德尔·阿尔弗雷德松(GudmundurAlfredsson);(挪威)阿斯布佐恩·艾德(AsbornEide)编;中国人权研究会组织翻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8]  
社会学.[M].(美)戴维·波普诺(DavidPopenoe)著;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9]  
法学方法论.[M].杨仁寿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0]  
法理学.[M].(美)E.博登海默(EdgarBodenheimer)著;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