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分析

被引:12
作者
黄跃金 [1 ]
杨鸿群 [2 ]
邬至平 [1 ]
陈建军 [1 ]
余琳玲 [1 ]
蔡学礼 [1 ]
机构
[1]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五医院(浙江丽水市中心医院)神经科
[2]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五医院(浙江丽水市中心医院)统计室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影像学检查; 血糖; 血脂; 血浆纤维蛋白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相关因素。方法应用美国ATL-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对急性脑梗死组(120例)和对照组(45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血糖、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82.5%,对照组为3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分叉处;梗死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于非梗死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浆纤维蛋白原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有密切相关性。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急性脑梗死患者普遍有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4 / 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J].
何育生 ;
李萍 .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01) :43-45
[2]   颈和椎动脉超声与DS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的对比研究 [J].
高天理 ;
钱怡宁 ;
张茁 .
北京医学, 2002, (04) :268-268
[3]   应加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J].
王拥军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1, (05) :4-5
[5]  
华扬编著.实用颈动脉与颅脑血管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6]  
隋邦森等编.脑血管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