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创意环境和实体空间对城市文化创意活动的影响——以北京市南锣鼓巷为例

被引:62
作者
张纯
王敬甯
陈平
王缉慈
吕斌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文化创意; 地方氛围; 南锣鼓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7 [地方文化与文化事业];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060207 ;
摘要
文化创意产业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本文以北京南锣鼓巷的案例,展示了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自发形成的地方创意环境和实体空间对城市文化创意活动的影响。近十年来,作为老城中心休闲场所的南锣鼓巷,已经成为演员、导演、编剧和其他艺术者集中的文化创意地。质性访谈和小样本的问卷调查显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周边高等级的艺术和演出机构提供了创意活动的有力支持,有形的历史文化空间则形成创意过程的催化剂;而酒吧和咖啡店等的出现使创意人才得以聚集,其中的创意交流活动则促进创意成果的产生。本文认为,打造文化创意园区并非唯一的发展之路。是否能吸引具有创意潜质的人才,将其有机地组织并提升集体创造力,进而促进创意活动更密集地发生才是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439 / 44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上海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研究 [J].
周灵雁 ;
褚劲风 ;
李萍萍 .
现代城市研究, 2006, (12) :4-9
[2]   城市文化产业集聚体:深圳大芬油画 [J].
钱紫华 ;
闫小培 ;
王爱民 .
热带地理, 2006, (03) :269-274
[3]   论创意产业及其集群的发展环境——以音乐产业为例 [J].
陈倩倩 ;
王缉慈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 (05) :5-8+37
[4]   北京与上海创新性产业比较研究 [J].
童昕 ;
王缉慈 .
城市规划, 2005, (04) :35-40
[5]   城市广告业集群分布模式——以深圳为例 [J].
李蕾蕾 ;
张晓东 ;
胡灵玲 .
地理学报, 2005, (02) :257-265
[6]  
CREATIVE CITIES: CONCEPTUAL ISSUES AND POLICY QUESTIONS[J] . Allen J.Scott.Journal of Urban Affairs . 2006 (1)
[7]  
Entrepreneurship,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Geography and the Creative Field Revisited[J] . Allen J. Scott.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 2006 (1)
[8]  
‘This place gives me space’: place and creativity i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J] . Graham Drake.Geoforum . 2003 (4)
[9]  
Profiting from Creativity? The Music Industry in Stockholm, Sweden and Kingston, Jamaica[J] . Dominic Power,Daniel Hallencreutz.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 2002 (10)
[10]  
Cultural industries, cultural clusters and the city: the example of natural history film-making in Bristol[J] . Keith Bassett,Ron Griffiths,Ian Smith.Geoforum . 200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