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解释中国通货膨胀的可行框架:1981—2006

被引:3
作者
方红生
机构
[1] 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
关键词
财政主导型制度; 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 自主性货币政策; 货币主导型的李嘉图制度;
D O I
10.19337/j.cnki.34-1093/f.2008.06.003
中图分类号
F822.5 [通货膨胀];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经过修正的财政主导型制度和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可以分别对1981—1994年和1995—2006年两个时期的通货膨胀史进行解释,其中前者源于对既有经济学文献的综合分析,后者源于以事实为基础的逻辑推理和最新正式经验研究。一个重要的现实政策含义是,要实现价格稳定和可持续经济增长,中国务必要进行第二次制度变革,其方向是以积极型货币政策与被动型财政政策搭配为基础的货币主导型的李嘉图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一个实证综述 [J].
方红生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5) :146-154
[2]   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 [J].
方红生 ;
朱保华 .
管理世界, 2008, (03) :49-57
[3]   中国的经济周期:一个AD-AS模型的视角 [J].
张茵 ;
万广华 ;
王丽娜 .
世界经济文汇, 2005, (02) :25-41
[4]   金融结构及其对货币传导机制的影响 [J].
樊明太 .
经济研究, 2004, (07) :27-37
[5]   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 [J].
谢平 ;
罗雄 .
经济研究, 2002, (03) :3-12+92
[6]  
Using structural balance data to test the fiscal theory of the price level: 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J] .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 2006 (2)
[7]   Is the price level determined by the needs of fiscal solvency? [J].
Canzoneri, MB ;
Cumby, RE ;
Diba, BT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1, 91 (05) :1221-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