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水体光学状况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20
作者
张运林
秦伯强
朱广伟
黄群芳
谷孝鸿
龚志军
虞左明
陈伟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浙江杭州,江苏南京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杭州西湖; 衰减系数; 真光层深度; 叶绿素a; 总悬浮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1 [水文物理];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2004年10月8日在杭州西湖6个不同湖区共布设10个采样点进行水下光场的测定,并采集水样分析悬浮物、叶绿素a、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浓度。结果表明,3类主要光衰减物质总悬浮物、叶绿素a和DOC的浓度分别为3.68~42.76 mg/L、4.64~85.95μg/L、5.19~9.22 mg/L;CDOM在440 nm波长处吸收系数为0.30~1.46m-1;PAR衰减系数在1.13~6.04 m-1间变化,均值为4.00±1.69 m-1;对应的真光层深度为0.76~4.08 m,均值为1.54±1.11 m;仅南湖和茅家埠两个湖区真光层深度大于水深,其他湖区由于水深远大于真光层深度,在现有的光照条件和水位下要恢复沉水植物困难较大。对PAR衰减系数、真光层深度、透明度等表观光学参数与主要水色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水体中浮游藻类和有机颗粒物对西湖水体光学性质影响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太湖水体中悬浮物研究 [J].
张运林 ;
秦伯强 ;
陈伟民 ;
罗潋葱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3) :266-271
[2]   太湖水体光学衰减系数的特征及参数化附视频 [J].
张运林 ;
秦伯强 ;
陈伟民 ;
杨顶田 .
海洋与湖沼, 2004, (03) :209-213
[3]   太湖水体光学衰减系数的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J].
张运林 ;
秦伯强 ;
陈伟民 ;
杨顶田 ;
季江 .
水科学进展, 2003, (04) :347-353
[4]   西湖浮游植物的演替及富营养化治理措施的生态效应 [J].
吴洁 ;
虞左明 .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06) :61-65
[5]  
湖泊生态调查观测与分析.[M].黄祥飞主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6]   Evaluation of recent limnological changes at Lake Apopka [J].
Bachmann, RW ;
Hoyer, MV ;
Canfield, DE .
HYDROBIOLOGIA, 2001, 448 (1-3) :19-26
[7]   Evaluation of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variability in the underwater light field of a shallow estuary [J].
Schubert, H ;
Sagert, S ;
Forster, RM .
HELGOLAND MARINE RESEARCH, 2001, 55 (01) :12-22
[8]  
Optimal conditions for primary production in a polymictic tropical lake (Lake Xolotlán; Nicaragua).[J].R. Erikson;E. Hooker;M. Mejia;A. Zelaya;K. Vammen.Hydrobiologia.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