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与我国农村财政政策的转变——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

被引:5
作者
丁谦 [1 ,2 ]
孟卫东 [1 ]
机构
[1]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内生增长; 技术研发; 转移支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1 [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 F812.8 [农村财政];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20203 ;
摘要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政策选择应该致力于推动农业的内生增长。促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农村财政政策选择主要包括:一是扭转当前对农业的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特别是通过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的转移支付力度,持续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户个人对农业基础设施、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投入,为技术内生的农业增长提供支撑环境;二是要将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作为重要的公共产品加以供给,政府承担主要责任;三是加强国家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持,促使农村人口摆脱对土地的过度依赖,通过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引导农业的适度规模生产,为推动基于分工与专业化深化的农业内生增长创造可能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障碍与对策 [J].
文学禹 .
湖湘论坛, 2009, 22 (01) :83-84
[2]   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变迁 [J].
黄崟 ;
曾卓然 .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 (02) :13-14
[4]   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及其成因 [J].
程怀儒 .
广西社会科学, 2008, (02) :72-76
[5]   我国传统农业现代化的困境与路径突破 [J].
李燕琼 .
经济学家, 2007, (05) :61-66
[6]   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 [J].
黄宗智 ;
彭玉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4) :74-88+205
[7]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的评价 [J].
蒋和平 ;
辛岭 ;
黄德林 .
科技与经济, 2006, (04) :56-60
[8]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诠释 [J].
康爱荣 ;
于法稳 .
甘肃社会科学, 2005, (01) :189-191+188
[9]  
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易丹辉主编, 2002
[10]  
改造传统农业[M]. 商务印书馆 , (美)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