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城市间空气污染的相互影响

被引:144
作者
王淑兰
张远航
钟流举
李金龙
于群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北京教授,广东广州,北京,广东广州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相互影响; 受体模型; 来源解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以2002年源排放清单、气象资料和空气质量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CALPUFF模拟系统,通过数值模拟及对排放源现状分析,揭示了珠江三角洲内城市之间污染物相互输送的特点和规律,分析了不同城市空气污染影响因素的差异,定量给出了珠江三角洲城市间空气污染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贡献.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城市间污染相互作用显著,其中广州是最典型的与周边发生显著相互作用的城市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城市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及防治 [J].
于林平 ;
贾建军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4) :111-114
[2]   我国酸性降水来源探讨 [J].
王玮,王文兴,全浩 .
中国环境科学, 1995, (02) :89-94
[3]   中国酸雨成因研究 [J].
王文兴 .
中国环境科学, 1994, (05) :323-325+327-329
[4]  
大气环境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唐孝炎 主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