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技城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选择与实现

被引:9
作者
赵旭 [1 ,2 ]
机构
[1]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2]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生处
关键词
大学科技城; 技术转移; 转移模式;
D O I
10.14180/j.cnki.1004-0544.2013.01.043
中图分类号
G644 [科学研究工作];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大学科技城是知识的聚集区,大学拥有大量科学研究的成果和科研人员,企业拥有市场研发人员和了解市场的需求和体验人员。目前我国大学科技城技术转移模式主要有衍生企业模式、公共实验室模式、"带土移植"模式、"风险资本早期介入"模式。本文分别从衍生企业模式对原始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公共实验室模式对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带土移植"模式对难以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风险资本介入"模式对专利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等方面对大学科技城技术转移模式的选择与实现进行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Spin-offs from research centers at a research university.[J].Morten Steffensen;Everett M. Rogers;Kristen Speakman.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9, 1
[2]  
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M].张酉水;陈清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中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研究.[M].张珏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4]  
高校科技企业的制度逻辑.[M].袁靖宇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
[5]  
合作技术创新.[M].郭晓川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6]  
国家实验室建设与评估要素研究.[D].申剑.西南交通大学.2009, S1
[7]   区域创新视角下大学衍生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日本为例 [J].
智瑞芝 .
经济地理, 2009, 29 (08) :1336-1341+1349
[8]   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J].
王楠 ;
杨俊友 .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9, (04) :40-41
[9]   专利产业化与大学科技园建设——以牛津大学科技园为例 [J].
郭晓娟 .
东岳论丛, 2006, (02) :194-195
[10]   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成功实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J].
廖建锋 ;
李子和 ;
夏亮辉 .
科技管理研究, 2005,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