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与债权的二元划分对民法内在与外在体系的影响

被引:38
作者
李永军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
关键词
物权行为; 无因性; 公示; 公信; 不当得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由于物权与债权的二元划分,法律行为根据意思表示中的效果意思必然区分为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物权具有绝对性,债权具有相对性,具有绝对效力的物权需要公示。要使物权与债权的划分及其效力彻底化,就必然涉及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的关系,即无因性问题;要赋予物权行为以无因性,就必然有公信力与不当得利两个制度加以平衡和辅助。因此,物权与债权的二元划分不仅与德国民法典五编制的外在形式相互一致,而且与一系列制度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这对我国民事立法与理论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7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德私法研究.[M].田士永; 张双根; 王洪亮;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罗马法教科书.[M].(意)彼德罗·彭梵得(PietroBonfante)著;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3]  
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M].尹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德国物权法.[M].(德)鲍尔(Baur);(德)施蒂尔纳(Sturner)著;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
[5]  
物权法.[M].(德)M.沃尔夫(ManfredWolf)著;吴越;李大雪译;.法律出版社.2004,
[6]  
法国民法总论.[M].(法)雅克·盖斯旦(JacquesGhestin);(法)吉勒·古博(GillesGoubeaux)著;陈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
[7]  
十九世纪德国民法科学与立法.[M].(德)霍尔斯特·海因里希·雅科布斯(HorstHeinrichJakobs)著;王娜译;.法律出版社.2003,
[8]  
物权法.[M].(日)田山辉明著;陆庆胜译;.法律出版社.2001,
[9]  
德国当代物权法.[M].孙宪忠著;.法律出版社.1997,
[10]  
东欧独联体国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M].张仁德;张藐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