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南部、东海北部夏秋季小黄鱼数量分布及与浮游动物的关系

被引:27
作者
李建生 [1 ]
严利平 [1 ]
李惠玉 [1 ]
刘洋 [2 ]
机构
[1] 江苏省邳州市水产技术指导站
关键词
黄海南部、东海北部; 小黄鱼; 浮游动物; 数量分布;
D O I
10.13233/j.cnki.mar.fish.2007.01.006
中图分类号
S931 [水产资源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夏秋季黄海南部、东海北部海域的小黄鱼和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秋季节,黄海南部、东海北部小黄鱼主要出现在大沙、江外、吕四和沙外渔场,夏季最高生物量分布区出现在长江口和江外渔场交界处的31°30′N、125°00′E海域,秋季最高生物量分布区出现在大沙和沙外渔场交界处的32°30′N、125°00′E海域。2个季节浮游动物优势种的组成主要以浮游甲壳动物、浮游幼体以及毛颚类动物为主。浮游动物有2个密集分布区:一个在近岸一侧123°00′E经度线附近,夏季呈南北方向分布,秋季呈西北-东南走向;另一个在32°00′N、125°00′E附近海域。从夏季到秋季,浮游动物优势种的组成有了较大的更替,优势种的范围更加扩大;夏季占绝对优势的中华哲水蚤到秋季已经不在优势种之列。夏秋季小黄鱼主要分布区与浮游动物的高密度分布区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夏季小黄鱼和其他浮游食性鱼类的强烈的摄食影响可能造成了秋季浮游动物丰度的急剧下降。小黄鱼主要分布区内饵料浮游动物优势种的季节变化可能对其食物选择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黄海南部、东海北部小黄鱼饵料组成和摄食强度的变化 [J].
严利平 ;
李建生 ;
沈德刚 ;
俞连福 ;
凌兰英 .
海洋渔业, 2006, (02) :117-123
[2]   北太平洋柔鱼渔场浮游动物数量分布及与渔场的关系 [J].
徐兆礼 ;
崔雪森 ;
黄洪亮 .
水产学报, 2004, (05) :515-521
[3]   黄海中部小黄鱼摄食习性的体长变化与昼夜变化 [J].
薛莹 ;
金显仕 ;
张波 ;
梁振林 .
中国水产科学, 2004, (05) :420-425
[4]   东海北部鱼类组成特征分析 [J].
李圣法 ;
严利平 ;
李长松 ;
胡芬 .
水产学报, 2004, (04) :384-392
[5]   黄海中部小黄鱼的食物组成和摄食习性的季节变化 [J].
薛莹 ;
金显仕 ;
张波 ;
梁振林 .
中国水产科学, 2004, (03) :237-243
[6]   东海区小黄鱼现存资源量分析 [J].
林龙山 .
海洋渔业, 2004, (01) :18-23
[7]   河口及近海的生态特点与渔业资源 [J].
罗秉征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2, (01) :24-30
[8]  
东海大陆架生物资源与环境[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郑元甲等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