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次生代谢物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38
作者
王军妮
黄艳红
牟志美
王彦文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植物黄酮类化合物; 生理功能; 提取方法; 细胞培养; 生物合成; 桑树;
D O I
10.13441/j.cnki.cykx.2007.03.004
中图分类号
Q946 [植物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在高等植物体中分布较多。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生理功能、提取方法、细胞培养过程中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微量元素、光照、生长调节剂、合成前体、生物因子)、生物合成及其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查尔酮合成酶)基因调控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阐述了桑树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并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499 / 50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枸杞总黄酮和多糖的超声提取及含量测定 [J].
张自萍 ;
黄文波 .
农业科学研究, 2006, (01) :22-24
[2]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查尔酮合酶基因导入大岩桐 [J].
赵万苓 ;
姜世平 ;
付新生 ;
朱永莉 ;
杨奎姝 .
分子植物育种, 2006, (01) :45-48
[3]   不同附加物对甘草愈伤组织培养中黄酮类化合物形成的影响 [J].
杨世海 ;
刘晓峰 ;
果德安 ;
郑俊华 .
中国药学杂志, 2006, (02) :96-99
[4]   银杏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J].
程水源 ;
杜何为 ;
许锋 ;
陈昆松 .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05) :573-577
[5]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查尔酮合酶基因导入仙客来 [J].
赵万苓 ;
姜世平 ;
付新生 ;
朱永莉 ;
杨奎姝 .
分子植物育种, 2005, (04) :531-536
[6]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甘草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 [J].
杨世海 ;
刘晓峰 ;
果德安 ;
郑俊华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3) :289-292+295
[7]   桑白皮黄酮化学成分的研究 [J].
张国刚 ;
黎琼红 ;
叶英子博 ;
张洪霞 ;
东雅杰 .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05, (02) :108-112+64
[8]   稀土元素镧对掌叶大黄毛状根和非转化根生长及蒽醌产量的影响 [J].
杨世海 ;
刘晓峰 ;
果德安 .
中草药, 2004, (10) :97-100
[9]   农杆菌介导的菊花转基因研究 [J].
高亦珂 ;
张启翔 ;
刘容薇 ;
李毅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3, (05) :1-4
[10]   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桑多酚的含量变化探讨 [J].
杨普香 ;
管帮福 ;
黎小萍 .
蚕桑茶叶通讯, 2003, (0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