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法理学的中心主题和法学的共同关注

被引:284
作者
张文显 [1 ,2 ,3 ]
机构
[1] 中国法学会
[2] 吉林大学
[3] 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理论创新团队
关键词
法理; 法理学; 中心主题; 共同关注; 法理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当下,在中国法学界,共识性"法理"概念尚未凝练出来,把"法理"作为法理学研究对象和中心主题尚未成为理论自觉,致使"法理"在应为"法理之学"的法理学知识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中处于缺席或半缺席状态,在部门法学研究中也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和倾力。针对这种状态,本文提出在法理学研究中把"法理"作为中心主题,并倡导部门法学(法律学)与法理学共同关注"法理"问题。基于此种认识,本文对"法理"进行了语义分析、意义分析和历史考察,阐述了"法理"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意义与功能,并指出随着"法理"成为法理学的中心主题和中国法学的共同关注,成为法治中国的精神内涵,中国法学必将迎来法理时代,"法治中国"必将呈现"法理中国"的鲜明品质。
引用
收藏
页码:5 / 40
页数:36
相关论文
共 120 条
[1]   关于菲律宾提起的“南海仲裁案”的法理分析 [J].
张文显 ;
马新民 ;
吴慧 ;
邹立刚 ;
傅崐成 .
中国法学, 2016, (05) :25-50
[2]   环境法学核心范畴之重构:环境法的法权结构论 [J].
史玉成 .
中国法学, 2016, (05) :281-302
[3]   当代西方德性法理学及其中国意义 [J].
童建军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0 (04) :15-21
[4]   我们的问题意识:对美国的中国研究的反思 [J].
黄宗智 .
开放时代, 2016, (01) :155-183+7
[5]   民法典与人的美德 [J].
谢鸿飞 .
中国法律评论, 2015, (04) :40-47
[7]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J].
习近平 .
求是, 2015, (01) :3-8
[8]   知识产权全球化:现代转向与法理反思 [J].
余盛峰 .
政法论坛, 2014, 32 (06) :3-22
[9]   国际体育仲裁规则面临的困境与出路——哈曼诉国际足联仲裁案的法理评析 [J].
汪习根 ;
罗思婧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4, 48 (08) :5-10
[10]   自然资源环境法哲学阐释 [J].
邱本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 20 (03) :1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