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际能耗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关联性研究

被引:14
作者
余华义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能耗强度; LISA集聚;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 β收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6 [能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过去文献对于中国能耗强度的探讨大都基于宏观角度,缺乏对中国地区能耗强度地区差异和空间关联性的分析。本文首先利用空间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中国地区能耗强度的分布,结果显示中国各地区能耗强度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且呈现东、西部分块集聚的特征;其次,利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对中国30个省级区域能耗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估计,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市场化程度和科技投入对能耗强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重工业比重和能源丰裕程度对能耗强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回归系数不显著;最后,对中国地区能耗强度的空间溢出和收敛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东、西部间有明显的溢出效应,控制空间效应后仍呈β收敛趋势,且交通基础设施、市场化程度和科技投入的改善有利于地区能耗强度的收敛。并在理论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如何降低中国能耗强度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353 / 136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城市能源效率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李治 ;
李国平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 (07) :17-23
[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行业面板数据 [J].
张少华 ;
陈浪南 .
经济科学, 2009, (01) :102-111
[3]   FDI、人力资本、R&D与中国能源效率 [J].
尹宗成 ;
丁日佳 ;
江激宇 .
财贸经济, 2008, (09) :95-98
[4]   能源生产率差异与收敛: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杨正林 ;
方齐云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9) :17-30
[5]   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张晓平 .
资源科学, 2008, (06) :883-889
[6]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不利于节能降耗 [J].
沈利生 .
管理世界, 2007, (10) :43-50+171
[7]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China’s Energy Efficiency and Conservation Potentials[J]. Dan Shi, Senior Research Fellow,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China & World Economy. 2007(01)
[8]   基于空间自回归模型的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区域特征分析 [J].
邹艳芬 ;
陆宇海 .
统计研究, 2005, (10) :67-71
[9]   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4, (06) :33-40
[10]   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 [J].
史丹 .
经济研究, 2002, (09) :49-5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