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的经济脆弱性与减贫战略述评

被引:37
作者
檀学文
李成贵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贫困脆弱性; 经济脆弱性; 减贫战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3 [世界经济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将脆弱性纳入贫困概念和减贫战略,有助于降低未来贫困的风险,增强减贫的稳定性。本文基于现有文献,综述了贫困的经济脆弱性的三个主要来源以及相应的应对战略。贫困的市场脆弱性主要在于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和波动性以及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市场的不完善,应对战略为反贫困总体框架的市场机制化,加快农产品和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经济全球化当前对中国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程度有限,但是,仍需对未来可能的贸易摩擦采取预防性措施,并针对主动的产业升级战略采取补充性措施。经济危机的冲击具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特征,应主要采取应急措施降低其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   依靠深化教育缓解就业压力 [J].
蔡昉 ;
王广州 ;
王美艳 .
理论视野, 2009, (05) :30-33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回顾 [J].
程国强 ;
徐雪高 .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3 (04) :1-3
[4]   在深化改革中促进就业与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J].
王德文 .
开放导报, 2009, (02) :54-57
[5]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低收入群体的影响研究 [J].
杨宜勇 ;
池振合 ;
邢伟 ;
李璐 .
经济研究参考, 2009, (13) :30-43
[7]   公共财政减贫的理论分析与政策思路 [J].
阎坤 ;
于树一 .
财贸经济, 2008, (04) :61-67+129
[8]   中国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评估 [J].
张全红 ;
张建华 .
南方经济, 2007, (05) :75-82
[9]   农民工市场失灵及其矫正 [J].
张兴华 .
经济与管理, 2006, (11) :24-27
[10]   中国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1978—2004) [J].
胡鞍钢 ;
胡琳琳 ;
常志霄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5) :10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