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的“效率悖论”及其深层次的解释

被引:48
作者
刘元春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市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效率悖论; 宏观定位;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01.07.004
中图分类号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国有企业作为后赶超时代的技术公共品的提供者、过渡时期国家控制制度变迁进程的工具和社会福利的提供者、转型时期宏观经济的稳定者和公共品的提供者及克服系统性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协调器 ,其效率状况必定呈现出“从微观财务角度来看是非效率的 ,但从全要素生产率 ( TFP)来看是有效率的 ;从微观竞争和经济比重的变化来看是非效率的 ,但从宏观经济影响来看是有效率的 ;从生存竞争指标来看是非效率的 ,但从宏观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来看却是有效率”的“悖论”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工业企业财务业绩恶化趋势的现实及理论解释 [J].
卢荻 ;
郑毓盛 .
经济研究, 2000, (07) :39-47+79
[2]   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对中国10个大城市508家企业的调查 [J].
李培林 ;
张翼 .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05) :41-56+205
[3]  
中国未完成的经济改革[M]. 中国发展出版社 , (美)尼古拉斯·R.拉迪(N.R.Lardy)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