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黑河的思考与实践 4:流域观测系统

被引:2
作者
李新
程国栋
马明国
肖青
晋锐
冉有华
赵文智
冯起
陈仁升
胡泽勇
盖迎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数字流域; 流域观测系统; 遥感; 无线传感器网络; 黑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2 [水文观测(测验)];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1404 ;
摘要
数字化的流域观测系统是数字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①首先介绍了水循环卫星遥感和地面观测的最新进展,以及航空遥感在流域观测中的重要作用。②介绍了对于流域观测系统的构想。认为流域观测系统应兼顾陆面过程、水文、生态观测的不同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监测与控制试验并重,地面与遥感配合,重视采样设计,重视新兴观测手段,与信息系统和模型高度集成,科学目标导向,模型需求驱动。③黑河流域观测系统由位于流域上中下游不同景观带的野外研究站、综合观测试验以及气象水文业务化观测网络组成,在流域内先后开展了HEIFE实验、金塔试验和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④介绍了对于流域观测系统的进一步构想:增强遥感观测能力是关键,集成遥感、地面观测和模型模拟才能更好地定量估计水循环,流域观测系统应和信息系统、综合模型等共同构成流域科学研究的信息基础设施,更好地为流域科学服务。
引用
收藏
页码:866 / 87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环境应用进展 [J].
宫鹏 .
遥感学报, 2010, 14 (02) :387-395
[2]  
数字黑河的思考与实践1:为流域科学服务的数字流域[J]. 李新,程国栋,吴立宗.地球科学进展. 2010(03)
[3]  
数字黑河的思考与实践2:数据集成[J]. 李新,吴立宗,马明国,盖迎春,冉有华,王亮绪,南卓铜.地球科学进展. 2010(03)
[4]   近地层能量平衡闭合问题——综述及个例分析 [J].
王介民 ;
王维真 ;
刘绍民 ;
马明国 ;
李新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7) :705-713
[5]   黑河流域遥感—地面观测同步试验:科学目标与试验方案 [J].
李新 ;
马明国 ;
王建 ;
刘强 ;
车涛 ;
胡泽勇 ;
肖青 ;
柳钦火 ;
苏培玺 ;
楚荣忠 ;
晋锐 ;
王维真 ;
冉有华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9) :897-914
[6]   流域科学研究中的观测和模型系统建设 [J].
李新 ;
程国栋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7) :756-764
[7]   黑河源区高山草甸的冻土及水文过程初步研究 [J].
陈仁升 ;
康尔泗 ;
吉喜斌 ;
阳勇 ;
张智慧 ;
卿文武 ;
白生云 ;
王连东 ;
孔庆柱 ;
雷有宏 ;
裴宗喜 ;
王军 .
冰川冻土, 2007, (03) :387-396
[8]   夏季金塔绿洲及邻近沙漠地面风场、气温和湿度场特性的对比分析 [J].
胡泽勇 ;
吕世华 ;
高洪春 ;
周秀云 .
高原气象, 2005, (04) :522-526
[10]   陆面过程实验和地气相互作用研究——从HEIFE到IMGRASS和GAME-Tibet/TIPEX [J].
王介民 .
高原气象, 1999, (03) :280-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