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活性物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概况

被引:2
作者
蓝晓红
周永刚
机构
[1] 南京市解放军医院药剂科
关键词
血管活性物质; 动脉粥样硬化; 脂肪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5 [动脉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发生于大、中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病理基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动脉的内膜、中膜是最早被累及的部位,其次也累及血管外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内膜、中膜、外膜的组成部分及相关血管活性物质在人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担任了更为重要的角色。其主要血管活性物质有脂联素、瘦素、抵抗素、内脏脂肪素、Salusins、肿瘤坏死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Rho激酶、血管紧张素Ⅱ、尾加压素等。这些血管活性物质大多为脂肪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促进或抑制作用,彼此之间发挥整体网络间的协调作用,共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这为临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疾病及深入研究其分子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353 / 3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J].
赵宇 ;
黄绍烈 ;
黄剑锋 .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9, 9 (04) :92-94
[2]   脂联素的血管内皮保护作用及相关的基因治疗研究 [J].
陈闽 ;
刘礼斌 .
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17) :248-249
[3]   内脏脂肪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性的研究 [J].
曹宇 ;
肖丽 ;
肖坚 ;
姜德健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9, 25 (03) :212-215
[4]   脂肪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 [J].
张红霞 ;
李茵茵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17) :1761-1763
[5]   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靶点——Rho激酶 [J].
宫丽丽 ;
方莲花 ;
杜冠华 .
中国药学杂志, 2008, (01) :1-4
[6]   胰岛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J].
聂志华 ;
黄绍烈 .
江西医药, 2007, (03) :262-264
[7]   一种新的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胍丁胺 [J].
隆敏 ;
覃军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5, (05) :653-654+658
[8]   血管紧张素Ⅱ对内皮细胞致凋亡效应及血脂康的保护作用 [J].
邱宇安 ;
黄绍烈 ;
陈岳青 ;
陈文学 ;
黄秀珍 .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5, (02) :11-14+17
[9]   尾加压素Ⅱ在冠状动脉中的表达及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 [J].
涂晓文 ;
刘映峰 ;
李志 ;
陆青 ;
吴宏超 .
广东医学, 2003, (06) :583-584
[1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TNF、IL-6和sIL-2R水平的变化 [J].
陈绍宇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1999, (09) :42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