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血管活性物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概况
被引:2
作者:
蓝晓红
周永刚
机构:
[1] 南京市解放军医院药剂科
来源:
关键词:
血管活性物质;
动脉粥样硬化;
脂肪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5 [动脉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发生于大、中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病理基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动脉的内膜、中膜是最早被累及的部位,其次也累及血管外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内膜、中膜、外膜的组成部分及相关血管活性物质在人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担任了更为重要的角色。其主要血管活性物质有脂联素、瘦素、抵抗素、内脏脂肪素、Salusins、肿瘤坏死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Rho激酶、血管紧张素Ⅱ、尾加压素等。这些血管活性物质大多为脂肪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促进或抑制作用,彼此之间发挥整体网络间的协调作用,共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这为临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疾病及深入研究其分子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353 / 357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