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手机移动互联网犯罪的刑法制衡路径

被引:5
作者
孙道萃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手机移动互联网犯罪; 刑法适用; 刑法介入; 立法完善;
D O I
10.16231/j.cnki.jhpc.2015.04.013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手机移动智能终端与人类的生活愈来愈密切,针对手机移动互联网的犯罪也越来越多,手机智能移动终端安全问题日益暴露。手机移动互联网犯罪作为一种新型犯罪形态,用传统的刑法理论难以实现有效的规制。在合理克服与解决手机移动互联网犯罪的刑法适用难题后,应明确刑法介入的合理界限,并同时从立法完善的角度提高刑法应对新兴犯罪形态的适宜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全国首例手机恶意程序案定性难.[N].周斌;.法制日报.2011,
[2]  
电子证据法研究.[M].何家弘主编;.法律出版社.2002,
[3]  
新编证据法学.[M].何家弘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
[4]  
自由心证与自由裁量.[M].梁慧星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6]   刑法中“违反国家规定”的理解和适用 [J].
蒋铃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2, (07) :30-37
[7]   三网融合视野下刑事立法的调整方向 [J].
于志刚 .
法学论坛, 2012, 27 (04) :5-12
[8]   论空白罪状中的“违反国家规定” [J].
刘德法 ;
尤国富 .
法学杂志, 2011, 32 (01) :15-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