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被引:18
作者
黄海立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业结构优化; 协调发展;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21.05.023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文章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以协同论的思想和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为依据,在阐述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协调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构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区域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交互作用下的子系统,运用熵值法确定两大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构建协调发展模型,进而评价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发展的协调状况。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海南省为主要研究对象,衡量海南省2009—2018年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度的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海南省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未来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指数研究 [J].
马双 ;
王振 .
上海经济, 2018, (05) :42-53
[2]   中国OFDI与产业技术进步的关系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分析 [J].
刘宏 ;
梁文化 .
国际经济合作, 2016, (04) :55-59
[3]   中国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比较研究 [J].
黄河东 .
生态经济, 2016, 32 (04) :45-48
[4]   山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协调度分析 [J].
严俊霞 ;
冯璇 ;
薛占金 ;
李洪建 .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6 (02) :313-318
[5]   兰州市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 [J].
张翔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8 (06) :105-111
[6]   汉中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协调性定量评价 [J].
王静 ;
赵德芳 ;
彭亚坤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2 (03) :466-470
[7]   信息熵的城市群产业结构高度化评价模型——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例 [J].
何天祥 ;
李明生 .
求索 , 2012, (01) :29-30+78
[8]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评价 [J].
李生明 ;
葛岳静 ;
英丽娜 .
资源与产业, 2010, 12 (03) :59-65
[9]   “宜居型城市”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J].
刘兴政 .
现代城市研究, 2008, (08) :75-80
[10]  
人口地理学[M]. 科学出版社 , 李玉江,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