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终端消费导向的碳足迹研究框架——支撑我国环境外交的碳排放研究新思路

被引:50
作者
樊杰 [1 ]
李平星 [1 ,2 ]
梁育填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终端消费; 碳足迹; 碳排放; 环境外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碳足迹揭示了终端消费领域人类活动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是碳排放研究从生产层面转向消费层面的重要标志。开展碳足迹研究可以揭示人类终端消费活动导致的碳排放以及消费能力、消费结构与碳足迹的关系,并最终服务于我国的环境外交。在分析传统生产层面碳排放研究、总结碳足迹研究最新进展的基础上,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中就人类活动进行研究的3大核心命题——"规律、权益、策略"出发,提出了碳足迹研究的基本理念、基本假设和基本判断,总结了相应的原则。最后,对生存型、发展型和奢侈型消费及相应碳排放进行了初步的判断和核算。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2050年大气CO2浓度控制:各国排放权计算 [J].
丁仲礼 ;
段晓男 ;
葛全胜 ;
张志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8) :1009-1027
[2]   中国对外贸易产生的CO2排放区位转移分析 [J].
张晓平 .
地理学报, 2009, 64 (02) :234-242
[3]   温室气体排放评价指标及其定量分析 [J].
张志强 ;
曲建升 ;
曾静静 .
地理学报, 2008, (07) :693-702
[4]   中国碳排放特征及其动态演进分析 [J].
胡初枝 ;
黄贤金 ;
钟太洋 ;
谭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38-42
[5]   国际贸易视角下的中国碳排放责任分析 [J].
李丽平 ;
任勇 ;
田春秀 .
环境保护 , 2008, (06) :62-64
[6]   国际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数据集比较分析研究 [J].
曲建升 ;
曾静静 ;
张志强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1) :47-54
[7]   全球变化研究进展和趋势 [J].
葛全胜 ;
王芳 ;
陈泮勤 ;
田砚宇 ;
程邦波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4) :417-427
[8]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综述 [J].
张强 ;
韩永翔 ;
宋连春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9) :990-998
[9]   当代地理学特征、发展趋势及中国地理学研究进展 [J].
宋长青 ;
冷疏影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6) :595-599
[10]   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我国下阶段全球变化研究工作的重点 [J].
李家洋 ;
陈泮勤 ;
葛全胜 ;
方修琦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4) :371-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