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的共同体:乡镇农民的道德教化及共同体想象——兼论滕尼斯乡村共同体理论及其教育遗产

被引:11
作者
薛晓阳
机构
[1]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乡镇农民; 社会教化; 扩大的共同体; 农民教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滕尼斯的乡村共同体想象,既是一种道德理论,又是一种教育策略。乡镇社会的道德衰退,其本质是大共同体的现代性后果,而不是乡村世界的自然产物,更不是农民德性的天然禀赋。重建共同体经验,恢复乡镇农民本应具有或可能具有的道德本性,是乡镇社会作为"扩大的共同体"应对城市化道德遭遇的教育选择。乡镇共同体的文化设计、生活安排和道德传播,既是建构"城市乡村"的社会方案,又是乡镇农民教育的道德规划;既是一种城市化的社区模拟,也是滕尼斯共同体想象的现代途径。教育的任务是,让乡镇社会成为一所农民教育的"大学校",实现乡镇社会的精神改造,让碎片化的乡村和元子化的农民得到精神上的重生,重塑东方农民的共享性美德——公共精神。如果没有乡镇伦理及其教化策略的设计,任何单纯经济学的改革都将面临失败的结局。将乡镇教化奠基于乡村伦理之上,不能视为道德上的保守主义。乡村伦理作为乡镇农民教育的一种道德标准,它既是建构乡镇共同体的目的,又是实现这个目的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7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小历史”的书写:乡村民众教育观念变迁的民族志研究——以苏北M村为个案 [J].
汤美娟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46 (01) :171-176
[2]   茅盾与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贫困叙事 [J].
阎浩然 ;
阎浩岗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45 (03) :115-120
[3]   境遇·范式·建构:现代语境下的乡村德育 [J].
吕丽艳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6, (02) :16-21
[6]   “礼法共同体”的行动逻辑——基于农村新集体化视阈下的村庄图景 [J].
朱逸 ;
纪晓岚 .
天府新论, 2013, (05) :105-112
[7]   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共同体与社会秩序的重构 [J].
汪火根 ;
曹卉 .
经济研究导刊, 2011, (31) :39-40
[8]   秋季村规与中世纪村庄共同体的日常生活 [J].
陈立军 .
兰州学刊, 2010, (12) :181-185+190
[9]   乡村共同体的瓦解与重建——我国乡镇治理的困境及其自治要素分析 [J].
郭圣莉 ;
邓丁 ;
潘超韧 ;
王兴 .
江西社会科学, 2010, (06) :190-195
[10]   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 [J].
毛丹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1) :1-3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