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信息矩阵方法

被引:40
作者
黄崇福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灾害与公共安全研究所
关键词
自然灾害; 风险分析; 信息矩阵; 信息分配; 信息扩散;
D O I
10.13577/j.jnd.2006.0101
中图分类号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0837 ;
摘要
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分析,到伤亡和损失的可能性研究,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由4个环节组成,即致灾因子、承灾体输入、承灾体输出和社会系统。在大多数据情况下,风险事件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致灾因子时间、地点、强度的不确定。因此,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主要涉及两类模式识别:致灾因子概率分布识别和承灾体系统输入-输出关系识别。由于概率分布和输入-输出关系在数学上均可用函数表达,所以,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涉及的两类模式识别,均是函数关系的识别。给出了用信息矩阵识别这些函数关系的方法。为演示该方法的优点,用它处理了在我国得到的地震数据,识别了震中烈度与震级的关系。结果表明,得到的结果比线性回归、基于正态分布的模糊推理和人工神经元网络等的结果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全球地震危险性评估计划(GSHAP)的全球地震危险性图 [J].
谢德洛克 ;
贾尔迪尼 ;
格林塔尔 ;
张培震 ;
杜桂香 ;
李学勤 .
国际地震动态, 2001, (10) :25-29
[2]   模糊人工神经元网络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 [J].
黄崇福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3, (02) :84-93
[3]   震中烈度与震级关系的模糊识别 [J].
王阜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83, (03) :84-96
[4]   模糊数学方法在烈度评定中的应用 [J].
冯德益 ;
楼世博 ;
林命周 ;
顾瑾平 ;
钟廷姣 ;
陈化成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82, (03) :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