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产业聚集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14
作者:

刘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来源:
关键词:
产业聚集;
理论述评;
研究展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产业聚集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显著特征,产业聚集理论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产业聚集理论的形成、发展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较为细致地梳理与评价。并对未来的研究作出展望,认为未来至少应该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研究多区域、多产业贸易的地理模型及其聚集的空间分布;产业聚集的福利效应研究;以及产业聚集对区域环境影响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行业差异
[J].
刘军
;
李廉水
;
王忠
.
科研管理,
2010, 31 (06)
:191-198

刘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廉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产业聚集、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刘军
;
徐康宁
.
中国软科学,
2010, (07)
:91-102

刘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康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4]
中国工业聚集的历史研究
[J].
刘军
;
徐康宁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05)
:54-58+12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康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5]
制造业聚集、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绩效——以我国医药、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的实证研究
[J].
张昕
;
李廉水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8)
:35-43+89

张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廉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6]
产业链定位、分工与集聚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
[J].
张杰
;
刘志彪
;
郑江淮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7)
:47-55

张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刘志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郑江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7]
我国制造业区域集聚程度决定因素的研究
[J].
路江涌
;
陶志刚
.
经济学(季刊),
2007, (03)
:801-816

路江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战略与政策系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战略与政策系

陶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战略与政策系
[9]
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
[J].
金煜
;
陈钊
;
陆铭
.
经济研究,
2006, (04)
:79-89

金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和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陈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和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陆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和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